在全球塑料垃圾问题日渐严峻的当下,企业如何兼顾环保、社会责任与盈利?文章讲述了韩国社会创司“诺亚博士”如何通过创新的竹制牙刷产品,解决塑料垃圾问题。在今天看,这样的ESG实践似乎已不新奇,但是在本文中,作者们从多个角度,呈现了公司为各利益相关方创造的价值:提升贫穷的地方居民收入,并建立以员工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并通过与越南竹农合作,改善当地社区经济情况。无论ESG作为“话题”有怎么样的起落,关于“企业”可以是什么、应该是什么的讨论则需要结合其对各利益相关者所提供的价值进行讨论。
由于韩国产生的塑料垃圾数量惊人,媒体经常称其为“塑料韩国”或“垃圾制造王国”。该国的年人均塑料垃圾产量为44公斤(近100磅),使其成为仅次于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塑料垃圾生产国。然而,塑料垃圾有关问题远不止局限于韩国境内。据估计,到2040年,全球塑料垃圾总量可能达到约13亿吨。这些大量废弃物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无疑是令人担忧的。在塑料垃圾中,其释放的内分泌干扰物质(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有几率会使癌症和生殖系统疾病。此外,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微塑料还会进入我们的自来水和食物中。
牙刷是绝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却也是造成每年巨量废弃塑料的众多产品之一。按照全球普遍的建议——每三个月更换一次牙刷,我们每年将丢弃约294亿支牙刷,这相当于60万吨的塑料垃圾。此外,牙刷中的小巧坚固的塑料部件回收难度非常大。它们大多被焚烧或被送往垃圾填埋场,在大多数情况下要长达500年的时间才能完全被生物降解。
考虑到这样一些问题,一位名叫朴槿宇(Geunwoo Park)的牙医看到商业解决方案(business solution)的潜力,于2016年成立了社会创司(social venture company)诺亚博士(Dr. Noah),并着手研发可生物降解的竹制牙刷,以替代传统的塑料牙刷。然而,减少塑料垃圾并不是他的唯一目标。朴槿宇还希望增加贫穷的地方居民的收入,包括居住于竹林种植地区的群体。在企业管理方面,他希望实现员工成长与公司发展的和谐统一,这让他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ESG)方面比大多数韩国企业领先一步。
如今,“诺亚博士”已经生产了近百万支竹制牙刷,减少了近1.7万公斤的塑料垃圾,并增加了过往贫困社区的收入。公司还营造了一种工作环境,通过鼓励自主性、授权决策和培养成长型思维来促进效率和实现生活平衡。
该公司的故事为企业如何有效应用ESG提供了启示。本文中,我们将详细的介绍“诺亚博士”为在这些领域取得进展而采取的社会责任管理实践。
2008年,朴槿宇作为医疗服务志愿者,开始前往南亚和中非的偏远地区。他服务的社区普遍贫困,面临着食物、水资源、教育和医疗服务的匮乏。经过研究,他发现竹子——这种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贫穷的地方常见的草本植物——可能是解决众多社会问题的关键。朴槿宇表示:“当我认识到,如果我们采用……商业的方法,而不单单是救济的形式,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我感到一种无法言喻且从未体验过的激情澎湃。”生产和销售竹制牙刷不仅能提高发展中国家居民的收入,还能在销售增长的同时,有效地减少塑料垃圾。
朴槿宇的探索始于中国,这里是全球竹制牙刷的主要生产地。他发现,贫穷的地方制造的竹牙刷主要是依靠手工制作,这不仅限制了功能,也导致成本高于塑料牙刷,即便竹子作为原材料的成本更低。为客服这些缺点,他尝试了不同生产技术,最终采用了一种名为“热压”(hot pressing)的创新技术,将生产流程从21步减少到11步。该工艺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制造出了质量优良、价格具有竞争力的竹制牙刷,使其在市场上与塑料牙刷相媲美。
竹制牙刷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其主体部分的生物降解速度远超于塑料制品。尽管用来制造刷毛的尼龙材料不易降解,目前也尚未有合适的替代材料,但相比塑料牙刷,竹制牙刷的整体环境影响仍然要小得多。
竹制牙刷的另一个优点是,由于花了钱的人零废弃产品(zero-waste products)的兴趣与日俱增,包括“MZ一代”(注:韩国术语,指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他们往往根据自己价值观和信仰买产品。这些花了钱的人环保产品的青睐可能会激励其他公司也开发出自己的环保产品。
此外,“诺亚博士”还参与了“1%地球税”倡议(1% for the Planet,由Patagonia创始人和Blue Ribbon Flies创始人共同发起的全球倡议,将1%的营业额用于环保和生态环境修复),并将企业年销售额的特殊的比例捐赠给环保组织,以支持环保活动。
如前所述,“诺亚博士”所带来的影响力不仅限于环境本身。其工作的另一个重点是改善低收入地区居民的经济情况,这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得益于越南等地区尚未充分发展的竹产业。2008年朴槿宇开始研究时,由于眼镜和建筑材料的高需求,中国竹子生产商每吨竹子能够得到110至130美元的收入,而越南竹子的价格为每吨30至40美元。后来,为了支持高的附加价值产品(如牙刷),越南贫穷的地方的供应商增加了对原材料的需求,最终使得这些供应商可提升售价,进而帮助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如今,以越南最大的竹子产区清化为例,那里的40万居民平均月收入约为8万韩元(约合67美元)。
2019年,“诺亚博士”与越南清化地方政府签订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根据该协议,清化政府允许“诺亚博士”免费使用20万平方米(约49英亩)的土地,并提供50年的基础设施支持。公司计划在这块土地上建立工厂,从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提高产业的可持续性。此外,公司还与首尔国立大学先进机械与设计研究所(Institute of Advanced Machines and Design)合作,研究当地竹子的物理特性,以便于出口到另外的地方使用。“截至2019年,我们已从越南进口了110吨竹子到韩国,”朴槿宇解释说,并补充道,“据估计,大约有1350名贫困竹农的收入因此达到了中位数水平。”
“诺亚博士”在韩国的积极影响同样显而易见。例如,该公司每月通过Cclim帮助五位年长者,该组织为回收废弃纸张的年长者提供安全轻便的手推车。“诺亚博士”支付手推车上的广告费用,而Cclim则将这笔费用转给手推车使用者。此外,“诺亚博士”还与致力于促进难民和移民权益的公益法律倡导者组织合作,为无家可归者和难民开设牙科诊所,并出版《大问题》杂志(韩国版)(The Big Issue Korea,《The Big Issue》是一本起源于英国伦敦的杂志,现于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十个国家以不同版本的形式发行。同时它还是一家支持无家可归者、社会边缘人群等的非营利组织,致力于开发能够改善其生活的方案),助力无家可归者实现经济独立。
尽管公司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成功,但它也遭遇了一些挫折。朴槿宇在看到手工劳动的低效率后,决心开发全球首台能自动将刷毛植入竹制牙刷的机器。但这台耗时两年研发的设备却故障频发。到2017年12月,“诺亚博士”的小组成员几乎全部离职,只剩下朴槿宇和一名实习生。朴槿宇说:“从那时起,我逐渐意识到组建一支专家团队的重要性,并将重点放在了团队建设上。”
如今,“诺亚博士”的领导团队拥有来自不同背景和专业领域的人员,他们任何一个人都为公司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例如,首席技术官李景泰(Gyeongtae Lee)曾经营一家基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电力公司,并拥有机械工程背景,他通过与首尔国立大学先进机械与设计研究所的产学合作项目,开发出了热压技术;联席首席执行官尤汉·盖伊(Yohan Gye)和首席采购官凯西·古(Kathy Ku)是社会创新者,拥有在乌干达经营净水器业务的经验,他们的加入有助于“诺亚博士”扩大规模,进军全球市场。虽然这些小组成员在核心技术保障、公司运营和产品管理等不相同的领域各有专长,但他们共同的目标是减少塑料垃圾和缓解贫困,这使他们团结在一起。
与此同时,公司还营造了一个“以成长为导向的环境”(growth-oriented environment),承认并接纳员工的多样性,挖掘其个人潜能。为此,企业来提供反思空间(如每月进行团队调查);促进跨部门、同侪关系和开放式沟通(如通过全体员工会议)以及资助与工作相关的书籍购买和培训费用。正如李景泰所解释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员工有机会思考个人的成长路径,而不仅仅是团队整体的发展”。此外,公司还尝试通过一系列调整来营造一个支持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环境,如“片刻小假”(“just a moment”leave)等工作政策,让员工有1至2小时的休息时间,以及提供早上8点到晚上7点的灵活上班时间,和中午12点到下午2点的自由午餐时间。
这些努力推动了“诺亚博士”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在过去四年中,公司员工人数从2人增加到56人,销售业绩在过去一年增长了8倍。该公司将薪酬和发展机会视为解决员工倦怠的办法,而这正是许多社会创司所面临的挑战。盖伊表示:“我们大家都认为,一个人的薪酬必须与他为共同利益(common good)所做的贡献相匹配。”他强调,我们一定要摒弃过时的思维模式,即为了企业的利他目的而进行个人牺牲是合理的。虽然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朴槿宇坚定地认为,公司将继续平衡影响力和收入、努力实现愿景,以可持续的方式完成组织使命。
在2020年,“诺亚博士”的销售额就达到了8亿韩元(约合70万美元),仅在2021年上半年就达到近11亿韩元(约合100万美元)。这样的销售增长反映了其社会性商业模式(social business model)——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紧密结合——的优势。具体而言,销售额增长越快,公司在环境保护和减贫方面取得的社会成就就越显著。此外,它还吸引了众多社会创新奖项的关注,累计获得投资59亿韩元(约合500万美元),这中间还包括8亿韩元的种子基金。
“诺亚博士”并不追求成为全世界牙刷销售冠军。它希望能够通过激励全球塑料牙刷生产商开发自己的竹制牙刷产品,来最大化其社会影响力。试想一下,如果全球牙刷和牙膏销量第一的高露洁公司销售环保产品,会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诺亚博士”在2020年于美国推出了可持续口腔护理品牌Juni,朴槿宇表示,没有比激励像高露洁这样的全球消费品公司采取绿色行动更有意义的事情了。
自2016年以来,“诺亚博士”在追求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创新的过程中,一直稳步推进可持续的ESG管理。它不断努力开展新的研究,致力于成为更具社会价值的企业,这使得它在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都取得了成功。展望未来,公司将探索如何量化供应链产生的影响力,包括合作对越南竹农及其家庭生活品质的改善程度。在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s)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诺亚博士”为那些梦想创办兼顾ESG各层面的新型社会责任导向型企业(socially responsible businesses)的创业者们提供了启发。
李达明是“未来影响力”论坛(Next Impact,汉阳大学与其他领域相关者共同举办的年度国际活动,以“集合影响力”为主题,旨在推动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的记者,汉阳大学(Hanyang University)政策研究专业大二学生。
李恩秀是“未来影响力”论坛的记者,同时也是汉阳大学政治学专业的大四学生。目前,她作为自由撰稿人在韩国文化广播公司电视台(Munhwa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MBC)特别事务部工作。
郑叶永是“未来影响力”论坛的记者,汉阳大学大四学生,主修韩国语教育,辅修社会创新融合。
赵玉敏是“未来影响力”论坛的记者,也是汉阳大学教育与社会创新融合专业的大四学生。她还担任汉阳大学期刊《汉阳》(Gyoji)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