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家具生产正经历一场富有科技感的革命。借助上下料视觉机器人和AGV物流小车等先进的技术,13条智能加工产线名看线员。这一切,无疑让家具制造的模式如同汽车生产线般高效。南康的数字共享智造产业园,正在以其独特的“共享模式”赋能千亿级的家具产业集群,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转型。
作为被誉为“中国实木家具之都”的南康区,始终在寻求家具产业的转型与升级。近些年,该区紧紧围绕规模以上和中小企业的共性需求,针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如工艺提升难、运输成本高等问题,积极打造数字共享智造产业园,创建共享制造、共享科创和共享服务三大平台,推动共享智造生态逐渐完备。自2024年9月底投产以来,已成功对接近千家上下游企业,预计年产家具部件4.2万立方米、岩板石材家居产品2万平方米,以及喷涂约45万套家具,总产值约6亿元。
在现代化的车间内,上下料机器人灵活操作,AGV物流小车穿梭忙碌,生产数据实时显示在调度中心大屏幕上。南康区城发家具产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的邱际禄介绍,通过规模化、共享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家具生产组织模式,带动产业集群的降本增效与提升产品质量。“共享模式”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亦为企业解忧。当订单量激增时,平台可以迅速响应,确保及时交付,减轻企业在厂房、设备、资金和人力资源上的压力。
产业的绿色与创新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技术上的支持。产业园内的共享科创平台紧密结合高校和科研机构,自主研发实木家具数字化系统,聚焦突破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以不断培育新的生产力增长点。
传统的家具原料——橡胶木,其天然的特性导致木材表面也许会出现裂纹和虫眼等,传统的人工检验容易因为视觉疲劳而发生误检或漏检,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因此,产业园研发出了刨光木料分切分级智能产线及木材缺陷视觉识别系统,能准确划分木材15种颜色等级,实现缺陷快速定位与精准裁切,大幅度的提高产品的外观品质与资源利用率。
除了设备和技术的共享,产业园在采购和仓储物流方面也积极地推进共享。邱际禄指出,产业园通过共享加强集采、共享仓储和共享展厅,逐步降低产业协作成本,增强产业链的韧性。以此前联合近二十家企业整合大宗原材料采购为例,集采模式有效提升了议价能力,使企业在获取原料时享有优惠价格。
“将单个企业难以实现的任务交给国有企业平台来推进的共享模式,切实为企业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风险。”南康区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建立共享智造生态平台,是推动产业集群走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一次重要探索,对于实现南康成为“全球家居制造之都”的美好愿景迈出了坚实一步。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